2020年绝对是女性题材大年,前有《乘风破浪的姐姐》和《三十而已》火得彻彻底底,后有国内首部女性独白剧——《听见她说》。
《听见她说》上映之初声势就非常大:
赵薇监制,奚美娟、咏梅、郝蕾、白百何、齐溪、杨紫、杨幂、王智出演。
无论是导演阵容,还是演员阵容,都可以算是极高极好的配置。
而《听见她说》所关注的话题也是各有各的沉重,几乎是每个女性都会面临的痛点:
原生家庭、重男轻女、容貌焦虑、大龄单身、全职主妇、家庭暴力、中年危机、物化女性……
每个话题都极其宏大复杂,要想讨论它们并不容易。
第一集是齐溪主演的《魔镜》,讨论容貌焦虑。
她在里面饰演一位对自己容貌不够自信的年轻女孩。
童话里的魔镜会顺着恶毒王后的心意说‘你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
但真实世界没有魔镜,真实而无辜的镜子会直接映出站在它面前的脸。
至于美丑,每个站在它面前的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而这位女孩长久以来的答案是——我长得不好看。
“塌鼻子、薄嘴唇、宽眼距、大腮帮子、毛发稀疏、粗小腿……”
镜子只是诚实的表达者,其中具体的答案细节是镜前的人自己总结的。
既然不好看是个‘问题’,那就去解决。
这时代有人说你不好看,就有更多的人教你怎么样变好看,所以就有无数的美妆博主、各种变美小课堂。
‘颜色可以建立结构,红色可以让下颌线更清晰,黑色可以显得鼻子更挺拔一些。’
‘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
朗朗上口,‘振聋发聩’。
借着外界辅助和自己勤劳的双手,女孩靠着化妆打扮变美了不少。
画个全妆,穿件漂亮裙子,自拍几张发到朋友圈,再在文案里卖个萌,说声‘粗发’
就可以有不少点赞,各种彩虹屁。
而在此之前,她要花费两小时三十七分站在镜子前装修自己的脸。
仅仅发朋友圈是不够的,变美的自己更应该在同学会上用美貌‘杀人’。
来安慰安慰那个曾经因为不够美而受到欺负的自己。
这里的欺负包括被自己暗恋三年的班长兼同桌取笑说是‘打狗棍’,以及班花从来未曾正眼看过自己。
变美之后的女孩可以大杀四方,让以前的男同学脸红心跳,让女同学嫉妒生恨,
让自己站上C位,让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在自己脸上。
但上天总不遂人愿。
墙皮掉落、瓷砖破裂的房屋会被嫌弃,而当变美好帮手比如双眼皮贴卡在眼角、假发移位,也有同样的效果。
费尽心思地变美真的有很大意义吗?
当一个人开始思考某件事的时候,外界也会给出各种答案。
从业三十年的整容科资深医生认真地告诉你,你很漂亮,不用整。
其他人也愿意向你介绍更有包容性的审美侧面。
缓慢地,一小步一小步,陷在‘容貌焦虑’里的女孩开始与自己和解,卸下所有妆饰,素颜站在镜子前,对于自己美丑与否给出了新的答案。
这一集的某些弹幕似乎也反映了造成‘容貌焦虑’的一些原因。
‘皮肤状态不好,干,还有颗粒感,不细腻有点脏’
‘这唇色好脏’
第一集到这里的话,《听见她说》是合格的,可以掩盖掉这集在台词上的一些缺点。
可万万没想到这集的彩蛋比弹幕更加精彩。
妆发完整,状态超好的齐溪正在接受采访,
前面问题就主要是对于角色和这部剧以及容貌焦虑的一些认识等,全都算很规规矩矩的问题。
但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就引起了一些争议。
‘如何在快节奏的日常中保持活力?’
齐溪的回答是:
不少人都认为原本一个规整合格的命题作文就这样变得不对味了。
但也恰恰是最后一个彩蛋成了这集内容最好的互文。
两者互相渗透、补充,构成一个比剧集本身更有意思的图景。
这集展示的是陷在容貌焦虑里的女孩与自己和解的过程,因为是独白剧没有任何真实的第三方出现。
为什么她会出现容貌焦虑,剧里说的是因为高中暗恋同学的嘲讽、班花的排挤,至于其他原因说的太隐晦。
换言之,这一集讨论得有点浅显,除了常见的口号没有太多。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由于历史原因,新中国的女性服饰妆容选择不多,放眼望去皆是一片灰黑色、军绿色的海洋。
性别上的界限被刻意模糊,社会更要求女性有精气神,而不是涂脂抹粉、穿红戴绿。
那个时候,‘容貌焦虑’的存在感很低。
因为巨大的历史惯性,国内女性大规模追求服饰妆容也不过是近三十年来的事。
女性周围的审视目光造成部分女性对于容貌的不自信,而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又加剧了这点。
女明星们个个妆容精致,美得发光,小红书里、抖音里、微博上还有无数漂亮网红。
似乎只有‘我’很丑。
容貌焦虑会让‘我’难受但却可以让有的人赚得盆满钵满。
你以为只是周围的人让你容貌焦虑,却不知道背后有人悄悄助长这种焦虑以此牟利。
即便现在女孩子意识到容貌焦虑这件事,商家还是能借着女性对于容貌焦虑的了解和反思来挣钱。
很多内容,不是不愿意提,不是不知道,只是怕说了得罪金主爸爸。
毕竟拍剧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谁都要恰饭。
谁都无法站在道德制高点真的大加指责,因为一切,都是你情我愿。
只是同样的营销方式出现在一集讨论容貌焦虑的独白剧里更显得讽刺罢了。
无论如何,《听见她说》第一集《魔镜》如今看来因为弹幕和彩蛋意外地促成了内容的完整。
第二集《许愿》则完全是莫名其妙了。
这集讨论的是‘原生家庭’,杨紫演了一个叫小雨的26岁女孩。
在过生日的当天,她拿出手机拍摄视频来与母亲沟通倾诉。
小雨她二十多年来,没有真正的朋友,没有真心的爱人,只见过父亲一面。
而这一切都与她的母亲相关。
小雨母亲怀孕时,小雨父亲出轨了。
而后她的母亲为此在父亲的工作单位等等场合多次大闹,要让这个出轨的男人得到报应。
父亲被单位开除,远走他乡,母亲带着小雨离开爷爷奶奶。
老人弥留之际想见见孙女,母亲也不允许。
小雨14岁生日那天,父亲带着一沓钱和一封信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来看望女儿。
为什么是最后一次?因为父亲那时候已经病重,两个月后就死了。
小雨的母亲自始至终都强调男人没一个好东西,‘妈妈只有你了’。
她会给小雨所谓的‘好友’零花钱好得知关于小雨在学校的一举一动。
她会去找小雨的心动男孩对峙,说人家配不上小雨,逼人家走。
如此的母爱让小雨窒息。
小雨说完之后,她从冰箱里拿出蛋糕,点了一根蜡烛,许愿说让她妈妈爱自己。
从头至尾,小雨都在哭,都在努力倾诉,可给人的观感却很异样:
‘我知道爸爸出轨不对,我爸也知道出轨不对。
但你有必要搞得爸爸失去工作,爷爷奶奶没有孙女,搞得爸爸远走他乡重病缠身吗?
你要是睁只眼闭只眼,这个家没准不会散,我的生活也会好过点。’
小雨控诉的一切,没有好友,不会爱人,妈妈的爱太过窒息,妈妈没有爱自己。
可所有的所有,都是因为她爸爸管不住下半身,在老婆孕期出轨。
整集给人的观感都是小雨遭受的一切都是她妈妈的错,根本没有考虑她爸爸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没错,她提了说自己知道爸爸不对,可却因为父亲病死而逝者为大,有意无意把原因归咎到母亲不爱母亲自己这点上。
谁愿意不爱自己?不是渣男她妈妈有必要这样吗?
窒息的母爱之外,难道不是被渣男毁了的女人一生?
女儿哪里是在许愿?完全是赤裸裸地控诉外加对渣男父亲不痛不痒的提及。
然而这集的落脚点却是原生家庭,是女儿想与母亲和解。
至于真正的原因只有不痛不痒的稍稍提及。
原生家庭背后有无数的故事,可这集的导演编剧的角度却是控制狂母亲。
导演李非在片尾彩蛋说创作这个故事的初衷是通过一个个体去展现一个群体。
初衷没有问题,可关键是剧里没有对出轨渣男父亲有某种审视思考。
自始至终在强调一个歇斯底里的母亲有多可怕,直接造成了小雨原生家庭的不幸。
女性题材影视作品本可以拥有更多作用和影响,可以悄悄照亮某个身处暗夜之中的女性,哪怕只是一瞬间的慰藉都算成功。
《听见她说》,希望听见的是真正的她心里的确想表达的内容,而不是某些言不由衷的车轱辘话,如果做不到,又何必加个‘她’字呢?
或许之后的六集会更好吧。
原来国外也有青春伤痛文学!爱尔兰剧《普通人》值得豆瓣高分吗?
豆瓣高分美剧《后翼弃兵》来袭,女主又酷又燃,值得一夜肝完
天惹,《旗袍美探》过于上头,马伊琍高伟光居然都有了CP感
为什么这部“高甜剧”没能出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