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所说的羊杂汤、杂碎汤的其实都一样,都是用羊杂碎熬煮而成。所谓杂碎,就是羊的内脏切碎而已。猪和牛的内脏剁碎也可使用,但不能这么叫。
用猪内脏做成的,叫卤煮;用牛内脏做成的,叫凉拌牛杂。
羊杂虽说是清真的吃食,但汉人爱吃羊杂的可也不在少数。但做羊杂汤的以清真小吃店居多,北京的南城最多。
有这个么故事值得回忆一下。
据《都门纪略》载:“汤羊肉、羊杂碎、珍味斋在深沟南口外路北。”。可惜“珍味斋”早已没有了。
“珍味斋”当初的创办人,是咸丰年间进京会试的一位落榜的孝廉公,不知道他和那位仆人开了吴裕泰茶庄的落榜举人认不认识。
这位孝廉公原籍绍兴,家传秘法制“汤羊肉、羊杂碎”。因为落榜下第又不愿归乡,便在深沟南口外,开设“珍味斋”,卖起“汤羊肉、羊杂碎”来,一边复读一边赚钱糊口。后来营业发达,获利甚厚。渐渐地,孝廉公发现物质食粮比精神食粮实惠多了,得嘞,这我得着吧。提笔写了封家书,把妻子也召唤入京,佐理营业。孝廉公死后,其子继续经营“珍味斋”生意,其子死后,由他的大徒弟于某接作,于某死后,“珍味斋”也就随之关闭了。
“珍昧斋”系每日一羊,然后去头,取出五脏,洗净煮熟。不过煮的时候另有秘传,外人不知。每日卯正(早上六点至七点),即已汤肥肉烂,座客满堂,一般穷苦人家,大多是多购汤煮面,只是这面条儿,需要自己带。追及清末,各大饭庄皆备有汤羊肉、羊杂碎,但味道绝比不上“珍味斋”的。
老北京的羊杂汤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清汤而不是奶汤,二是浇芝麻酱。
内容一定要有肠、肚、肝、肺、心,撒香菜,浇芝麻酱、酱豆腐汁和韭菜花,您就是把他当成一碗涮羊肉吃,也不算框外。
民国文人白铁铮《老北平的故古典儿》中有记载,老北京的羊杂汤也分出好几个派别,家常做法是羊杂碎汤,摆摊的叫羊肚汤,山西馆子里卖的是羊汤,清真馆子卖的是全羊杂碎,各有不同。
关于家常羊汤的做法,白铁铮讲的也是细致入微。需用羊肚一个、羊心、肺头一份,大多不带羊肝,用花椒水洗羊肚,净水灌肺头,边灌边吹气,使肺叶充气,用麻绳系住,一起放在大锅里煮。
水开之后稍微煮一下,倒掉污水,再加水,把各种佐料,无非是花椒、大料、小茴香用布包好,一起文火炖,把肺头的麻绳解开,除去浮沫。白铁铮说,如果再讲究一些,第二遍煮之前,最好在锅里放半斤香油,叫羊杂入味,这样味道会更好。第二遍煮不能煮十成熟,八成足够,这时捞起来,切成细丝,再接着煮到软烂十成熟。
听着就够麻烦的了,您可别让我自己做了。其实在北京,吃个羊杂汤甚是便利。北京吃羊杂一类的小店大多没有太大名气,也不用去东来顺、护国寺、白魁老号之类的大店,就扎进南城的胡同里,捡个人多的清真小店儿进去,没毛病!
记着要个芝麻烧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