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上海之根”的松江,有许多值得一看的名胜古迹。不过老松江人说,游松江嘛,随便中山路上走一遭,“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此话一点不虚。老拙退休后卜居松江十三年,每每行走在这条街上,便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且常因之而浮想联翩,流连忘返。
松江是唐朝天宝十年(公元751年)置华亭县的,元朝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升华亭府,一年后改松江府,县、府门前自然就形成了当时最热闹的大街,先后被称之为“官街”、“府前大街”或“郡治大街”。孙中山曾于1912年视察过松江,松江人为了纪念中山先生,便将此街更名为中山路。中山路分东中西三段,十里长街,每一寸土地似乎都掩藏着一段悠久的历史遗迹。
行走在中山路上,首先撞入眼帘的当然是街右古色古香的“云间第一楼”。这座始建于元代的门楼,其原址竟是三国东吴大将陆逊的点将台。每每经过这座门楼,我眼前总会依稀出现一幅旌旗蔽日、万马奔腾的壮阔场景,因之心潮澎湃。
“云间第一楼”对过,就是五代后汉亁祐二年(公元949年)建寺、北宋熙宁至元佑年间建塔的兴圣教寺,现在叫方塔园。园内有造型美观、独具一格的方形砖塔,还有宋代石桥、明代大型砖雕照壁、董其昌怀素帖……方塔园东侧的中山小学校园里,矗立着一座高大美观、雕刻精湛的唐经幢,全名叫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了。据专家考证,这经幢还是上海地区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建筑物,没有“之一”!
离中山小学没几步,街右,便是绿树成阴的袜子弄。可别小看这条只有一里多长的小弄堂,据史书记载,早在明代,松江袜子弄早已是“广开袜店百余家”,“远方争来购之”的轻工业生产基地了。所以每当我经过此弄,耳边似闻织机声声,市声如潮,眼帘中也就会浮现出兴旺繁荣的古代商市场景。
袜子弄之西不远处,是至今还未考查出始建年代的道观——松江东岳庙。这里不仅是自古以来香火鼎盛的宗教胜地,也留下了许多松江人的深刻记忆:十殿阎王图腾,吃香烟纸钞的黑羊……自东岳庙向西走不多远,街左,由阿拉伯人始建于元代的松江清真寺是上海地区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建筑。清真寺西北方,中山路旁,便是初建于唐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几经兴废的西林禅寺。如果你对松江历史稍有了解,就会从那缭绕的香烟中读出这个古城曾经的血与火,荣耀与伤痛。
西林寺之西不远处便是充满着传奇色彩的秀野桥了。南宋《云间志》载:“沈泾塘。在县西五里。南接运河,北接大盈浦。”如今,沈泾塘依然如故,潮涨潮落永无休止,最南处的秀野桥却已失去了昔日的繁华。好在秀野桥还有许多传说流传至今,如名列中国四大名鱼之首的四鳃鲈从东海洄游到松江,偏偏要在秀野桥下集结,然后分流;如吕洞宾与秀野桥的故事……都给这座古桥蒙上了神秘色彩。
秀野桥南侧有松江市河。站在河边向西望去,一座古朴精美的五孔拱形大石桥犹如长虹卧波,是为大仓桥。明代董其昌的《西仓桥记》夸它“蓄风气,壮瞻视,莫此为伟”。这里更是曾被称为“天下第一粮仓”的漕运仓城。站在河旁,微闭双眼,侧耳谛听,但闻流水潺潺,脑海里自然而然地会闪现出明清时代漕运码头上那种繁忙的劳动景象。
据《娄县志》等本地志书记载,公元前210年10月,秦始皇第五次东巡,自咸阳一路南下,经云梦,渡长江,过三泖,然后在跨塘桥上岸,登车上“驰道(即塘岸)”一路向南。跨塘桥也曾是康熙巡离松江之处。号称“云间第一桥”的跨塘桥就在与松江市河西接的古浦塘上。
面对这座古朴典雅的三孔石拱桥,不禁让人想到陈子龙和柳如是那段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就是在这座桥上,被誉为“明代第一词人”的陈子龙与名妓柳如是相见且相爱了;也是在这里,陈子龙送别柳如是并赠以祖传宝刀,而柳如是则以诗惜别;还是在这里,被清廷捕获的陈子龙跃水殉国;翌年,柳如是一身缟素,遥祭子龙,泣不成声……(朱正安)
,